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整幅作品的處理應該注意什麼

中國的花鳥畫有著悠久歷史和獨特的民族風格,葡萄題材是花鳥畫中的一種,畫時可以採用各種形式和手段來表現。

  1.立意:繪畫是造型藝術,要表現對象哪些方面,這是創作中的首要問題。經過醞釀思考確定主題,“意在筆先”,通過對現實生活的認真觀察和理解,融入作者的主觀情感,用具體的形象把它表現出來。這時已不是自然物象的如實摹寫,而是根據作者主觀感受而進行藝術地再現,此時的“胸中之竹”已非眼中之竹,達到了精神上的飛躍和昇華。花鳥畫創作,可以憑主觀想像和記憶作畫。不看對象,“以神法道”是中國畫創作的特點之一。

  2.構圖:即構成一幅畫的章法,或稱佈局。要根據所畫對象的立意,完美地進行經營位置和處理形象間相互關係。不論畫幅大小,都要處理好賓主、虛實、聚散、疏密、參差、藏露等問題。賓主必須分明,主體的形象應著意刻畫,不宜喧賓奪主,主次不分。至於虛實、疏密、聚散、參差、藏露等,都要求在不平衡中取得和諧,變化中求統一,散漫雜亂、平均對稱都是不可取的。要全幅得勢,多不厭滿,少不嫌稀,密不通風,疏可走馬。要注意整體色調,有輕重、濃淡,有層次、節奏,以求達到新穎完美的藝術效果。另外還要認真考慮題跋內容的長短和位置,以及印章的內容、大小、形狀和印泥顏色的深淺,使之能夠達到與畫面互為補充,增強形式美感的作用。


  3.配景:中國畫以葡萄為主的題材,畫面可以只畫葡萄,也可以將葡萄占畫面一部分或大部分.配以其他內容,使畫面構圖豐富、主題突出、寓意更加深刻。配景時要考慮到時間、季節、環境等因素。搭配對象要合理,並要注意物象相互之間的聯繫,同時也要考慮到畫面中的主次虛實關係和顏色關係。畫葡萄為主的題材,常畫的配景有松鼠、麻雀、黃鸝、山雀、小雞等。小幅作品可以畫些草蟲,以增加畫面的生氣。畫這些內容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,因此,要認真畫好。葡萄是攀緣植物,所以將架葡萄的竹竿(葡萄架)也可以畫進畫面。葡萄的蔓是曲線,竹竿是直線,畫面中會形成線的變化,也起到支撐畫面的效果。將葡萄和其他水果放在果盤或果籃裏,也是常用的題材內容。中國畫的背景傳統上應該是留白紙,如果將背景的白紙作成肌理,也可以認為是一種配景。總之,可以根據不同的主題需要選擇配景內容入畫。



  5.色調:在整幅葡萄的作品中要求色調統一。國畫中的墨是最好的顏色,也是民族繪畫的基本特點之一。所以作品可以墨色為主,配以有顏色的葡萄,這樣色調容易統一,也可以在整幅畫中以顏色為主吸收西畫的用色方法,但要注意作品應有主色調,要體現中國畫的特點(圖一)。

  6.肌理:肌理在中國畫中出現受到許多人的歡迎。但是國畫做肌理,首先應該考慮中國畫的民族繪畫特點。只有民族性才有世界性。要不斷地研究新的表現形式和方法,才能創作出饒有意趣的上乘作品。

  (1)點礬法:將膠礬水噴、灑在已畫完葡萄的生宣紙上,待幹後再在宣紙上畫枝葉。枝葉上會出現斑駁的淺色斑點,形成肌理。這種效果也可以用加水稀釋後的熟豆漿噴灑,但要注意膠礬水或熟豆漿不可過濃,否則會成白色斑點與墨色沒有呼應。此方法適用於各種墨、色,但石質顏色(石綠、石青、石黃、赭石、朱砂等)效果不明顯。

  (2)揉紙法:即將生宣紙無規律地折皺,然後將紙展開(不要展平),利用凸起的紙楞用毛筆側鋒做肌理。用這種方式著墨,也可以在墨上著色,但是應該將原有用筆用墨好的部分保留下來(圖二)。

  (3)沖墨法:在已畫的墨色內(或在墨線一側)溶入清水或含有大量水的顏色,墨色會滋出形成遊移變幻的鋸齒,形墨、色邊痕。

  泥金的用法:用乾淨的小紅毛蘸上膠水,在金碗上掭下金來,筆上的金要飽滿,勾出的金線才光亮。用完後,餘下的金要出膠,即用熱水把筆上的金和調和好的金衝開,倒去上邊的水,下麵的金就沒有膠了。再用時重新加膠,這樣能保持金的光澤。

  3.版面材料:礬紙、生熟絹、泥金紙絹和扇面,雖然都屬於熟性材料(生宣不刷膠礬,刷過膠礬的叫熟紙).使用時也各有差異。礬紙有薄厚多種,畫工筆最好用較薄的,過稿既清楚又可在紙背托色。礬絹質地光滑不易漏色,勾線之前要用滑石粉幹擦一遍,染色時要比在紙上用水多些,如染色過重了可以用筆洗。絹經得起洗刷不會起毛,但易漏礬,絹背後托色要注意不使礬絹漏礬、漏色。扇面作畫可以用工筆,也可以用半工半寫或寫意的方法。扇面既光滑又有折疊的條格,上色時要順著格條逐漸暈染,存在折縫中的色要用筆吸幹,才能染勻。倘勾的線和寫的字不稱心,用水筆蘸紙煙灰輕輕地洗,可以洗乾淨。

  筆與墨:工筆勾線的筆用葉筋、衣紋(狼毫)或長鋒勾線筆(兼毫),小面積著色用大、中、小白雲筆。大面積染色用羊毫提筆或排筆。工筆劃用墨須用墨錠磨墨,墨汁在著染或托裱時容易脫落,所以不可用。
返回列表